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管理 - 学生管理- 正文
学生管理

学生管理

榜样的力量|勤工助学优秀学生分享会

发布人:张颖 孙琳琳发布时间:2020-11-19

 

按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文件要求,为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在受助学生群体中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我校学生工作部(处)计划了榜样的力量系列活动,首次活动由2019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邵星睿进行分享,活动1116日在图书馆三楼多功能厅举行,资助中心张颖、大学生心理援助与研究中心孙琳琳及勤工助学学生代表参加

 

 

邵星睿在简单回顾了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后,毫无保留的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在勤工助学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他表示勤工助学给在校学生们提供了一个锻炼的平台,是提高自己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勤工助学,在老师们的指导与帮助下,从一开始什么都不会,到现在能够熟练操作办公软件,甚至可以“独挡一面”。他还分享了自己勤工助学期间因为碎纸机高温保护停机,自己以为把机器用坏了的趣事,逗得大家一阵笑声。邵星睿能够从勤工助学的队伍中脱颖而出,正是因为“眼里有活”,会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到办公室帮忙,受老师们的影响,他会主动在老师们加班的时候为他们送上热腾腾的饭菜。

邵星睿表示自己非常感谢学校提供的工作平台感谢老师给予的实践机会,通过勤工助学,自己不仅在经济上受到了学校的帮助,更是在行为处事方面受到了老师们积极地影响,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令他最骄傲的事情能够服务于同学,得到老师与同学们的认可。

邵星睿用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告诉其他勤工助学同学,在工作中一定要有奉献精神,常常都是别人不行的事情我行,别人做不来的事情我来做,不会做的也会学着做”,而且他认为,干的越多,收获就越多,每一次的实践都是在提升和展示自己。而且要有自制力,当决定好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就要坚持下去,其实把每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日积月累,就是一次蜕变。就像邵星睿“暴减40斤,练出八块腹肌”一样,并不是他有多厉害,而是持之以恒的精神,让他获得了成功。

最后,邵星睿感慨,正是经历了勤工助学过程中的一件件小事,让他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中收获了成长与进步。

 

 

勤工助学学生分享个人体会与感受

 

积跬步以致千里,邵同学的分享也让其他同学有所感悟。

17声乐系邢国梁:我在党政办进行勤工助学,通过工作,我学习到对待事情要有准确的判断,多做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凡事贵在坚持,只有长期以往的积累才会获得更大的改变。

19级音教系曹程: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就像学长说的,提升自我是终身的事,要跟着老师们多学习,多提高自己,把握好学校给予的锻炼机会。不仅如此,也要有责任心,对老师交待的任务要负责到底,不能半途而废。

17级音教系张亚茹:勤工助学三年以来,我最深的感受就是,老师们就像我的亲人一样,不仅指导我工作,更是特别爱护我,对我的学习与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我开心的时候会和老师、和其他勤工助学的同学分享,不开心的时候也会跟老师求助,他们总是能耐心开导和指点我,勤工助学的工作岗位对我来说更像是港湾一样温暖安全,非常感谢学校提供的平台,感谢老师们给予的爱与关怀。

20级管弦系杜嘉康、罗雨欣、18级音乐学系潘洁:在工作中其实挺害怕犯错的,但是后来发现,其实老师不会指责,反而是帮助与指导我们,后来就不再害怕工作中的错误,会主动与老师沟通,找到问题的根源,防止以后出现更多的错误。

国家高度重视高校育人工作,为大学生提供了奖助学贷等必要的经济支持,同时,我校落实国家政策要求,结合艺术院校特色,充分的为学生挖掘了多样的勤工助学机会,让学生不仅能在校内各机关单位、教学单位、艺术实践单位得到锻炼,更是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偏远山村学校、走向边防部队,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感悟,得到综合能力的提高。

我校的“实践教学到基层 艺术服务走边防”、“思政与艺术的融合”、“爱心励志 筑梦成长”等多个育人品牌,真正落实了资助育人与心理育人工作要求,把“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构建了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实现了有偿资助与无偿资助、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的有机融合,形成了“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不仅搭建了资助的平台,更拓展了育人的途径。

今后,我校将继续探索资助育人与心理育人的融合点,结合艺术院校学生的特色,将专业特长与育人工作进行有机融合,实现全员、全程和全方位的育人目标。